1 项目概况
.某办公楼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,建筑、结构图纸基本齐全,地上3层(局部4层),无地下室,首层层高为5.0m,第2,3层层高均为4.5m,室内外高差为0.15m, 建筑高度为17.2m,建筑面积约2400m2,2013年建成。结构的平面形式为矩形,总轴网尺寸为54.0m×14.4m,主要柱距为6.0m、7.2m,柱截面尺寸主要为500mm×550mm,框架梁截面尺寸主要为250mm×700mm、250mm×600mm,次梁主要截面尺寸为250mm×500mm,楼(屋)面板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,设计厚度均为120mm,基础为桩基础,承台埋深约1.5m,基础、梁、板、柱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,梁、柱纵向受力钢筋均采用HPB335级钢筋,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,楼(屋面)板钢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。建筑外隔墙地上部分采用250mm厚混凝土空心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,内隔墙部分采用200mm厚混凝土加气砌块(楼梯间采用250mm混凝土加气砌块)M5混合砂浆砌筑,部分采用轻质隔墙板。
受检设备间楼板损伤检测
现场对受检设备间楼板进行损伤状况检测,据委托方介绍,现场局部楼面存在可见裂缝,经委托方许可,现场凿除建筑面层,未见楼板裂缝。
受检设备间楼板厚度检测
现场采用SW-360LB型楼板测厚仪,对受检设备间楼板厚度进行检测,实测楼板总厚度为162mm,考虑扣除实测建筑面层49mm,现场楼板结构实际厚度为113mm(见表6.1),原设计结构楼板厚度为120mm,比原设计楼板厚度偏薄。
序号 |
位置 |
实测楼板总板厚
(mm) |
实测建筑面层厚度
(mm) |
结构楼板厚度
(mm) |
1 |
楼板 |
162 |
49 |
113 |
受检设备间楼板混凝土强度检测
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
现场采用酚酞试剂对受检设备间楼板混凝土碳化深度进行测试。结果表明,所测混凝土构件碳化深度大于6.0mm。
混凝土强度检测
为明确受检设备间楼板构件混凝土强度,现场按照《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》(JGJ/T23-2011),采用ZC3-A混凝土回弹仪,对受检设备间楼板混凝土强度检测。检测结果表明,受检设备间楼板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31.3~32.3MPa,满足原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30要求。
受检设备间楼板钢筋配筋检测
受检设备间原设计楼板板底配筋双向均为8@180,板顶采用分离式配筋。现场采用SW-180T钢筋位置探测仪、游标卡尺和钢卷尺对设备间楼板钢筋配置进行检测,因检测现场条件限制,仅对设备间板顶钢筋配置进行检测。抽测结果表明,实测钢筋直径、间距与原设计图纸基本一致
受检设备间楼板承载力验算
验算条件
根据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》(GB50009-2012)和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》(GB 50010-2010)(2015版)等相关规范,对受检设备间楼板承载力进行验算。验算参数等取值如下:
(1)材料强度:
板钢筋取HRB400级钢筋;梁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取C30。
(2)荷载取值(自动计算现浇板自重,混凝土容重取26kN/m
3):
附加恒荷载:建筑面层按实测厚度49mm,同时考虑地面架空做法及板下吊挂荷载,附加总恒载取值为1.75kN/m
2。
活荷载:根据委托方提资取值。
(3)楼板计算厚度:
楼板计算厚度按实测厚度113mm。
验算结果
采用YJK 1.9.3对受检设备间楼板进行结构验算,验算结果表明楼板配筋基本满足正常使用下承载力要求,楼板最大裂缝宽度为0.2mm、最大挠度为1/300均满足规范要求。
结论
通过对受检设备间的现场检测和承载力验算,得出如下结论:
(1)受检设备间现场凿除建筑面层,未见楼板裂缝;
(2)受检设备间结构楼板实测厚度为113mm,低于原设计图纸中板厚120mm;
(3)受检设备间楼板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31.3~32.3MPa,满足原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30要求;
(4)受检设备间楼板实测钢筋直径、间距与原设计图纸基本一致;
(5)受检设备间楼板结构验算表明,楼板配筋基本满足正常使用下承载力要求,楼板最大裂缝宽度为0.2mm、最大挠度为1/300均满足规范要求。
建议
(1)严格控制受检设备间楼板的使用荷载限值;
(2)后续使用过程中对受检设备间楼板定期进行检查、维护、维修,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。